印象传媒

女子拒调岗从高管变客服遭开除 公司被判赔59万

发表于:2024-05-06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6日,【女性因拒绝调职被高管转为客户服务而被开除的公司被判处59万美元赔偿】#该女性因拒绝调职被公司除名,被判处59万美元损害赔偿。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浦东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李先生因拒绝由"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客服",被公司除名。 最终,法院认定公司解除与李先生的劳动合同毫无根据,属于非法解除,判决公司支付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和不休假换算工资共计59万余元。工作人员不同意调职

【女性因拒绝调职被高管转为客户服务而被开除的公司被判处59万美元赔偿】

#该女性因拒绝调职被公司除名,被判处59万美元损害赔偿。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浦东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李先生因拒绝由"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客服",被公司除名。 最终,法院认定公司解除与李先生的劳动合同毫无根据,属于非法解除,判决公司支付非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和不休假换算工资共计59万余元。

工作人员不同意调职被解雇

要求赔偿83万美元

2020年,李先生接到调职通知,称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她的岗位退出编辑,需要她从管理者转向服务类角色。 突然从高管变成了客服,李先生表示拒绝。 双方协商不成,公司解除了劳动合同。 此后,因对劳动仲裁裁决结果不服,李先生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其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60万元和加班工资23万余元。

李先生说,进公司以来一直勤奋工作,公司近两年以各种借口提出解雇员工,早就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但自己不同意。 之后,公司发送了《岗位变动协商通知》,以"组织结构调整"为借口退出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李先生多次询问后发现,这纯属虚构,实质上是为了辞退员工,不愿意调职,公司就以此为借口解除了劳动合同。

李先生认为,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支付自己的赔偿金和加班工资。 另外,自己从2005年开始经过公司的统一安排,多次与第三方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并被派往公司,到2015年直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作年限从2005年开始计算。

由于公司连年亏损,从2017年开始改变经营方针和战略,将原来以网上直营零售为中心的经营模式改为代理商和中间商模式,担任营业部副社长的李先生作为品牌方不断退出新模式。 因此,公司开出了《关于调整公司组织架构图的通知》,小李的工作单位被取消了。 双方协商不成,解除了劳动合同。

公司认为,劳动关系成立是在2015年,自己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支付赔偿金。 至于加班工资,李先生是高管,由于实行定时工作制,公司每月支付加班工资3000元。 你不需要再支付了。

非法解除劳动合同

赔偿五十九万美元

上海浦东法院经过审理,根据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较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经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一致的,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告知劳动者一个月的工资

在本案中,法院表示被告公司仅根据经营方针的变化就调整了部分店铺的经营模式,李先生所属部门继续存在并运营。 由于没有证据证明李女士负责的几十家店铺的经营模式发生了变化,公司据此主张签订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劳动合同不能履行的依据不足,法院不予确认。 公司解除与李先生的劳动合同没有根据,构成违法解除,应当依法支付赔偿金。

关于工作年限,公司声称李先生于2015年5月18日提出辞职,工作年限中断,应当从重新签订劳动合同的2015年6月1日起计算。 法院根据短信、聊天记录等多项证据显示,李先生在5月18日至6月1日期间,照常为公司提供劳动,当月工资按月照常发放,公司人事在对话中也承认李先生的工龄为15年。 因此,法院认定其使用年限应从2005年开始连续计算,公司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56万余元。

至于加班工资,李女士系实行不定期工作制,工作自行安排,没有证据证明公司有安排加班的情况,因此要求支付加班工资的要求是没有根据的,不支持。 劳动仲裁裁决公司支付李女士不休假换算工资3万余元,双方对此不予起诉,视为接受该裁决,法院予以确认。

据此,法院作出了上述判决。

法官说:对于恶意调职

工人有权说"不"

本案主审法官陈浩表示,岗位调离往往被视为工人"劝离"公司的常用手段,但实际上,公司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调离员工是常见现象,需要理性看待。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享有就业自主权,因实际工作需要调换劳动者岗位且待遇合理的,劳动者应当协同安排。 相反,公司滥用权利、恶意调离、以此强迫职工自愿辞职的,劳动者有权说"不",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属于非法解除。 遇到这种情况,劳动者应当及时提出异议,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不得消极懈怠、旷工或以其他过激方式处理。 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解除纪律,无法避免损失。

2022-05-12 12:54:0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