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那些年许下的诺言实现了吗 聚焦上市公司失信行为

发表于:2024-05-15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15日,据新华社人无信不立,但在A股市场,不少上市公司许下诺言后随意变更承诺。据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的违法失信名单,去年10家A股上市公司中便有1家存失信行为。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据新华社人无信不立,但在A股市场,不少上市公司许下诺言后随意变更承诺。据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的违法失信名单,去年10家A股上市公司中便有1家存失信行为。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是投资预期的市场,失信危害尤其大,需各方加强监管,严惩违法
据新华社 人无信不立,但在A股市场,不少上市公司许下诺言后随意变更承诺。据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的违法失信名单,去年10家A股上市公司中便有1家存失信行为。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

据新华社 人无信不立,但在A股市场,不少上市公司许下诺言后随意变更承诺。据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的违法失信名单,去年10家A股上市公司中便有1家存失信行为。业内人士认为,资本市场是投资预期的市场,失信危害尤其大,需各方加强监管,严惩违法失信。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今年6月,即有38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变更此前承诺的相关事项。梳理这些公告发现,A股上市公司变更的承诺事项主要涉及解决同业竞争承诺、业绩补偿承诺、增减持承诺等。

业绩补偿承诺变更是上市公司变更承诺事项的"重灾区"。今年6月,有14家上市公司公告更改业绩补偿承诺。还有公司未能实现补偿承诺,已经求诸法律措施。

失信行为在A股市场大量存在。根据证监会日前通报的数据,2016年度存在违法失信记录的机构共822家,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311家;整个市场2016年存在违法失信记录的行为共2930起,违法失信记录个人1319人。

在深圳紫金港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等业内人士看来,失信的承诺,少部分确实是因为客观条件发生较大变化,但更多的是与股价"忽悠"有关。

"上市公司没有兑现的承诺,大多数都是'忽悠'。"陈绍霞说,千亿市值"等宣言实际上有很强的"诱导作用,在以散户为主体的A股市场,类似的"豪言壮语"在一定时间内很容易推高股价,引发散户跟风,最终实现公司股东的套利等。

此类承诺很多是溢价收购时许下的,随着资本市场慢慢回归价值投资,便比较容易出现失信。华安证券分析师吴海滨认为,并购中估值增值率越高,承诺的业绩增长率也就越高,对业绩的实现形成巨大压力,高增长泡沫破灭后,不少公司便难以顺利兑现承诺。

业绩承诺失信还可以理解为承诺方对公司发展的盲目自信,但有些上市公司做不到承诺时,却将"锅"甩给短期市场波动、资本市场形势变化,特别是当这种甩"锅"行为责任方原计划是增持股票的时候,就令人无法理解了。

不管是经过交易所发布的承诺,还是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公开场合的许诺,在投资股票就是投资预期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理应慎重对待承诺事项,不可随意更改,对未完成承诺的责任主体,理应受到更加严厉的监管。"诚信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原则。"陈绍霞认为,需要用更严厉的手段敦促相关责任主体履行承诺,对违法失信行为,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2022-05-12 15:16:5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