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一个涨停股背后的小小圆珠笔头

发表于:2024-05-03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03日,制造技术取得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9日,太钢不锈(000825)股价一路飙升,短时间内拉至涨停。10日该股早盘一度大涨8%以上。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一制造技术取得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9日,太钢不锈(000825)股价一路飙升,短时间内拉至涨停。10日该股早盘一度大涨8%以上。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一种常见但又陌生的材料,笔尖钢。你知道吗?原来咱们从小就一直在
制造技术取得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9日,太钢不锈(000825)股价一路飙升,短时间内拉至涨停。10日该股早盘一度大涨8%以上。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一

制造技术取得突破,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9日,太钢不锈(000825)股价一路飙升,短时间内拉至涨停。10日该股早盘一度大涨8%以上。究其原因,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一种常见但又陌生的材料,笔尖钢。你知道吗?原来咱们从小就一直在用外国货!从小用圆珠笔写作业、做试卷的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生产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头需要20多道工序:笔头和墨水是圆珠笔的关键,其中笔头分为笔尖上的球珠和球座体;笔头上还有五条引导墨水的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数量级;笔尖的开口厚度不到0.1毫米。此外,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搭配必须"天衣无缝",加工误差不能超过0.003毫米......据中国制笔协会名誉副理事长陈三元介绍,国内制笔企业开始大量采用瑞士米克朗公司的一体化生产设备。而不锈钢线材依靠日本进口。同时,与之相匹配的墨水也要从德国、日本等国家进口。

A

面对一个小小圆珠笔头,

中国的高仿到哪里去了

记者还依稀记得小时候在校门口杂货铺挑选圆珠笔的情景:拿一支笔,在一本小破本子上不停画圈,以测试圆珠笔书写是不是顺滑,会不会漏油。原来,这小小的笔头也有大学问。

作为墨水流出的通道,笔头与笔管连接的地方要光滑,需要通过200倍显微镜检测。如果不光滑,会与笔管产生缝隙,笔油会流出来。笔头如果做成一条通道,笔油溢出量很难控制,笔尖部分被设计成向内45°,内部被掏出五个导墨槽,延缓笔油鱼贯而出。同时笔珠和球座体的连接要求缝隙在0.03微米(1毫米=1000微米),几乎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1/2000。专家说,如果将机械手表的零件视作精密加工,那么圆珠笔头的加工就是超精密加工。

上海市模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德普告诉我们,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球座体的生产。圆珠笔头上球座体里面的5条引导墨水沟槽,加工精度都要达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数量级。每一个小小的偏差都会影响笔头书写的流畅度和使用寿命,还要考虑到书写角度和压力,球珠与笔头、墨水沟槽位必须搭配得"天衣无缝"。球座体的加工主要是由高端数控机床完成。这方面国产设备力量非常薄弱,技术工人能力也不足。中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是远非制造业强国。

小小笔尖,在拷问中国制造,也在审视中国制造的"含金量"。1948年中国第一支国产圆珠笔在上海丰华圆珠笔厂诞生。圆珠笔易于携带、方便耐用,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发展至今,中国已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按照一根圆珠笔20厘米计算,把这些笔首尾相连总长度超过80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200圈。中国当前圆珠笔产量第一,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而这背后,却是中国钢铁产能过剩,但圆珠笔笔头的钢材却完全依赖日本进口的尴尬局面。

目前,国内钢铁价格持续走低,一度跌破2000元/吨,而日本进口的制作笔尖的钢材却要12万元/吨。这个反差无疑是对中国金属材料行业的质疑和打击。

中国每年要生产的400亿支笔,用12万元/吨的进口钢材需要1000多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制造大国来说,我们可以造出高铁、大飞机,怎么就造不出一个小小的笔尖钢呢?

不禁想问,我们仿制得了国际大牌时装,仿制得了国际顶级超跑,面对小小的圆珠笔头,我们还想问,中国的高仿们都到哪里去了?

搞得定高铁、卫星,还搞不定小小的笔头?

而这一切,也即将被改写。

一则由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的《搞定!中国终于造出圆珠笔头,有望完全替代进口》的消息一经出现,就传遍网络。

消息称,"中国在钢铁产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仍然进口了一些特殊品类的高质量钢材,包括圆珠笔上的笔尖钢。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太钢集团终于啃下了自主生产笔尖钢这块硬骨头。"

今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调研时指出,我们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包括圆珠笔笔头材料,目前依然需要进口,要加快改变这种局面。事实上,为了给数百亿支圆珠笔安上中国笔头,国家早在2011年就开启了这一重点项目的攻关。而这则新闻的主角--太钢集团,也参与其中。

新闻中称,经过5年里数不清的失败,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终于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试验在2014年12月取得成功,又经过十多次终试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骄傲的写上了"中国制造"的标志。

在贝发笔业的测试实验室,用太钢原料生产出来的笔芯正在进行极限测试,在不同的角度下,每支笔芯都要连续不断地书写800米不断线,这已经是对太钢产品的近千次测试。现在,贝发笔业已经开始向太钢批量购买笔尖钢产品,在未来两年,将完全替代进口。

B

路漫漫,

中国制造仍旧任重而道远

事实上目前在众多产业领域,还有很多核心技术我们依旧在依赖国外。

化妆品(配方):高端护肤品市场九成以上被外资品牌所占据。业内人士表示,核心技术都在国际原料大厂手中,比如德国巴斯夫、法国Silab、美国道康宁、英国禾大、日本精化等。

跑鞋:目前,外资品牌占据了专业跑鞋市场,而这些品牌也确实掌握着一些国产品牌所没有的核心技术。以中底减震技术来说,这是决定一双运动跑鞋好坏的关键。

手机系统(安卓、ios):安卓系统由Google 成立的OHA领导与开发中,而iOS 系统则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

工业制造(数控机床):我国数控机床目前还是以中低端产品为主,高端数控机床主要依赖于进口。

医疗设备(CT):我国正在使用的高端医疗器械中,80%的CT、中高档监视仪,85%的检验仪器,90%的超声波仪器、磁共振设备、心电图机都是外国品牌。

汽车(发动机、电喷系统):核心技术的缺失在汽车行业尤为明显,特别是在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方面。另外,在变速箱以及电喷系统等方面,国外技术也处于领先地位。据悉,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丰田旗下的日本电装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60%。

家电(线性变频压缩机、DD直驱变频电机):除空调外,国内企业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并不强,包括线性变频压缩机、DD直驱变频电机、智能灰尘压缩和光波技术等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家电商掌握。

十几年来,中国一步步走向制造业大国。在国外,随处可见made in china 的服装鞋帽、各种小纪念品等等。而事实上,真正由中国掌握核心科技的产品又有多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中国质造",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小圆珠笔头

让我们看到了什么?

谭浩俊

如果不是总理说出来,估计好多人都不知道。3000多家制笔企业、20余万从业人口、年产圆珠笔400多亿支……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制笔大国,但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数字背后,却是核心技术和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大量的圆珠笔笔头的"球珠"还需要进口。

毫无疑问,小小圆珠笔头,更严格地说,就是那个看起来非常非常小,一旦掉了整个笔也就没用的"球珠"。小小圆珠笔头,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就那么像一粒菜籽一样的东西,却成了圆珠笔上的核心技术。也就是说,其他的都不难做、也不难造,就是这小小的圆珠笔头,构成了整个圆珠笔的核心与关键,没有它,就不成为圆珠笔。只要突破了这个核心,圆珠笔就没有多少神奇之处了。可是,在这方面,直到今天才听到我国也有企业能够生产圆珠笔头了,可以替代进口了。不然,都是依靠进口。

为什么小小的圆珠笔头会成为圆珠笔行业的"卡口"呢?中国的企业真的没有能力造出小小的笔头吗?经过5年的研发,不是研制出来了吗?如果相关企业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可能早就研制出来了。遗憾的是,习惯做"大事"的中国钢铁企业,太不把"小小的圆珠笔头"当回事了。因为,纵然圆珠笔头每年的市场需求量达数百亿颗之多,仅中国一年就需要400多亿颗。但是,比起修路、造房、建桥对钢材的需求,圆珠笔头实在太微不足道,对企业的业绩太没有提升作用了。也正因为如此,愿意在圆珠笔头方面进行研发的企业,就少得可怜。殊不知,无论是大产品还是小产品,拥有核心技术才是最根本的。没有核心技术,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走。

我们常说,一些地方的经济是"房东经济",也就是说,把环境整好了、房子砌好了、道路修好了,各种各样的设施全齐备了,就租给外国人用,自己收那么一点租金,甚至在优惠政策下,连税收也收得很少。相反,掌握着核心技术的外国投资者则赚得钵满盆溢。如此的经营策略、发展思路,还怎么可能有市场竞争力呢?现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如果继续走低端发展之路,走"房东经济"之路,竞争力将越来越小。中国现在最急需的,就是核心技术。不管是哪个领域,也不管是大产品还是小产品,拥有核心技术都是最关键的,也是企业最急需做出的回答。就像圆珠笔头一样,生产的圆珠笔再多、生产能力再强,也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也只能享受最低最少的利润。

像圆珠笔头这样的"小产品",为什么只有日本企业愿意生产呢?中国的企业,到底是研发不出来还是不愿意研发呢?除了高尖端的项目与产品之外,像圆珠笔这种实际也能证明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核心技术能力的"小产品"、"小技术",也不能放过,不能不关心,尤其不能因为小而不去研发,更不能只习惯于粗制滥造。

总之,小小圆珠笔头留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一方面,核心技术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切莫因"小"而不为。钢铁行业已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高端钢铁却仍需要国外进口,这不只是讽刺。

本报综合证券时报网、莲花财经、《北京晚报》

2022-05-12 15:32:3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