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传媒

从皇室采办到无人问津 关席是否还有“一席之地”

发表于:2024-05-17 作者:印象报导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05月17日,晾晒收割完的席草每到夏天,一般人家都会换下保暖性较好的床单,换上清凉的席子,睡一个舒服的觉,保证充足的休息。如今天气渐凉,凉席销售季已近收尾,浒墅关老街上的一家草席店里依旧晾晒收割完的席草每到夏天,一般人家都会换下保暖性较好的床单,换上清凉的席子,睡一个舒服的觉,保证充足的休息。如今天气渐凉,凉席销售季已近收尾,浒墅关老街上的一家草席店里依旧堆满了还未出售的本土草席,看来今年的销售又不尽如人意。商
晾晒收割完的席草每到夏天,一般人家都会换下保暖性较好的床单,换上清凉的席子,睡一个舒服的觉,保证充足的休息。如今天气渐凉,凉席销售季已近收尾,浒墅关老街上的一家草席店里依旧

晾晒收割完的席草

每到夏天,一般人家都会换下保暖性较好的床单,换上清凉的席子,睡一个舒服的觉,保证充足的休息。如今天气渐凉,凉席销售季已近收尾,浒墅关老街上的一家草席店里依旧堆满了还未出售的本土草席,看来今年的销售又不尽如人意。

商报记者张健

关席辉煌不再

浒墅关草席的历史曾经非常辉煌,明清时期,浒墅关出产的"关席"和浙江宁波出产的"宁席"平分秋色,一起成为中国席业生产史最著名的两大名产。当时一度出现"家家种草,户户织席"的鼎盛之势。

在夏季用品市场上,凉席是一大主角,不管是各大实体超市还是网络电商,凉席都是热销产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顶着皇室贡品光环的本土浒墅关草席,几乎在市场上难觅踪影。

据了解,浒墅关草席为"贡席"的说法在《浒墅关志》中早有记载,历史上,浒墅关草席经精制、精选入宫的,称之为"贡席",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巡游江南,途经浒墅关,见到"关席"后抚掌叫绝,向地方官索要,清末慈禧太后也曾多次派"采办"到浒墅关选席。现如今,故宫博物院仅存的一条皇席,即故宫乾隆花园皇宫御用"富川席",便是浒关席。

记者随机走访了几家当地的大型超市,相关工作人员都表示,自家的超市里从来没有出现浒关草席。记者注意到,在夏季用品区,各式各样的凉席堆满了货架,竹席、冰丝席、藤席等等,各种规格都有。

记者随后找到了一名正在挑选凉席的老苏州,问及浒关草席的事,阿姨感慨万千,"我们这一辈从小就是睡草席长大的,早就习惯了。现在睡竹席、冰丝凉席,虽然质量也不错,但总觉得哪里不舒服,缺少点什么。"阿姨表示,现在市面上都很难找到浒关草席卖,自己年纪也大了,家里的席子大部分是小辈买回来,现在年轻人知道浒关草席的都不多了,可惜了这么好的草席。

关席还出产吗

那么,如今浒关草席到底还在不在出产?在哪里能够买到呢?浒墅关镇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确实还有浒关草席在出产,只不过只有一户人家在做了。

这户人家姓施,父亲名叫施林荣,儿子名叫施永赳。目前在浒墅关镇上经营着一家浒关草席的门面。在店里,记者碰到了来买关席吴老夫妇。据了解,他们从华通花园过来,需要转两趟公交车,我们"年纪大的,习惯睡草席,每年都要过来买的。"

施永赳告诉记者,家里祖祖辈辈都是做草席的,自己也算是子承父业,现在父亲年纪比较大了,大部分时间都是我在经营。说起关席,施永赳眼神里透着自豪,却又带着些无奈。"浒关草席在更早的时候很出名,在交通不是特别发达的时候,都有人从很远的地方赶过来买。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是浒关家家户户都种席草,大部分都以经营草席为业,甚至连周边的镇也经营草席。"

但记者注意到,在他店里,并非只有草席,同样也摆放着一些竹席。他说,这也是没办法,有些客户不单要草席,还会顺带买一些竹席,现在草席的销售一般,如果店里不补充点竹席之类的,生意就更清淡了。说到这里,施永赳的情绪明显就低下来了,"现在草席的替代品太多了,对我们冲击很大。"

关席的优势在哪里

如今的夏季用品市场上种类繁多,有些产品防暑降温的效果确实不错,甚至有些冰丝床单还更易收纳。相比如今市面上的竹席、藤席等,草席最大的优势"就是环保。"施永赳不无骄傲地说道。

据施永赳介绍,关席的制作技法是从古传承至今的,采用的原料都是纯天然的。"种植席草其实是和播种庄稼一样的,每年十月份开始播种、育苗,到来年的7月份收割。一点不比种庄稼花的心思少。目前,家里有二三十亩地种席草,每亩地大概收成是1300斤。"

传统的关席在制作上,不仅对主要原料席草要求比较高,在其他环节上也是精益求精。一条质量良好的草席从选草料、调筋劈麻、上扣、添草、压扣、落扣到最后成席,每一步都容不得一点疏忽。草料选得不好直接就会影响到草席的质量,很容易出现中断,影响到人使用时的舒适度。编织又决定了一条席子的工艺水平及耐用程度,关席的编织工艺严格有序,制作出的上好草席可滴水不漏。

"传统草席根据不同的织法,一般可分为脐席、隐梢席、通草席和双草席等,编制起来稍有些不同,但都相当精美!"据了解,一条纯手工制作的关席需要2个人花费一整天时间才能完成,如果算上劈麻等前期准备工作,则需要2天3个人才能完成一条质量上佳的草席。"现在市面比较多的草席是双草席,这种草席的特点是细致,质量较好耐用,相比而言,隐梢席则稍轻。在历史上,双草席也比较有名。"施永赳介绍道。

关席为何这般落寞

提及关席现在的尴尬现状,浒墅关镇宣传办主任詹晓平很是感慨。他表示,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浒关人,从小就是睡着关席长大的,对关席有着不一样的感情。看到现在关席这样的窘境,自己很心痛。"最致命的是销售渠道。"詹晓平说,目前关席的销售方式只能用原始来形容,虽然施家父子的名片上印着"苏州富川席业有限公司",但詹晓平认为,这个"公司"其实就是一个作坊,"这样的作坊,怎么能与企业竞争?"

草席现在面临的窘境,施永赳也不是不知道,他表示,每年的产量都在下降,今年的营业情况也只是保持收支平衡,完全谈不上盈利。"一条纯手工草席需要3个人工,人工每年都在上涨,请人越来越难。同时,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来干这个,太苦太累。"人工成本的增加对原本就在苦苦支撑的施永赳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

"传统草席相对样式单一,不像其他产品能够花样百出。"施永赳表示,这也是产品的局限性之一,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个性化,这也造成了年轻人根本不关注草席,也就不存在买草席了。

关席要如何复兴

"近年来,浒墅关镇政府一直在努力抢救关席。"詹晓平认为,对于浒墅关而言,关席不仅仅是一种土特产,更是一种有着千年积淀的文化,抢救关席就是抢救文化。

"关席在几年前就差点灭失。"詹晓平告诉记者,浒墅关镇政府为此做了一系列的抢救工作:经镇政府文体站申报,浒墅关草席制作技艺被评为苏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最终找到了最后坚守织席的施家父子,在土地、厂房等方面给予施家父子大力支持……

关席的发展光靠政府是不切实际的,据了解,关席正在注册商标,这是关席走向主流市场的第一步。施家父子也对产品进行了适当创新,"我们也制作了一些草席的榻榻米,效果还不错。还有一些私人定制的沙发席,有针对地进行生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困境,也说明,关席在慢慢走向年轻化。"

在詹晓平看来,这也只是保证了关席这项非遗不灭失,后续的发展壮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关席就像浒关镇的一个孩子,虽然现在还不到让关席自由成长的阶段,但是接下来的工作重心将会往长远发展上靠。"据了解,浒墅关政府正在为关席注册地名标示和产品标识,先从源头上把关席保护起来。詹晓平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关席亟待一场革故鼎新的改变,这需要专业人士对关席进行重新设计、定位、包装、推广、销售,施家父子这样的工匠,只要承担生产任务,保证出产的关席质量。"

现在的问题是,市场给关席还留下多少时间,离关席的复兴还有多少距离?期待这"一席之地"的辉煌再现,期待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本版照片均由施永赳提供)

2022-05-12 15:39:16
0